真正的家庭教育應該是這樣的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這句經典話的話,在孩子還未出生前就已經被公認是正確的。所以每個孩子在降生的那一刻開始,身上就多了一個無形的小背包,背包里有父母對他深沉的愛,同時也有整個家庭對他/她無盡的希望。
之前有家長朋友留言:“寶樹老師,我馬上要成為父母了,感覺非常恐懼,我問她,成了媽媽應該高興才對,為什么會恐懼呢?”她說:”我擔心我的孩子不夠優秀,被別人嘲笑;擔心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傷害;擔心我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對于新時代每一個即將成為父母的人,大概都會經歷這個階段,這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方法,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成功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所以費盡心力、傾其所能地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可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并沒有長成他們所期望的那樣。究其原因,與父母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著重要的關系。父母對孩子有預期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每個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父母的意愿并不能強加在他們身上。所以優秀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著重要意義。假如一個失敗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一個失敗的孩子,那這不僅僅是這個家庭的不幸,對社會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是如果一個優秀的家庭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不僅僅是父母的榮譽,更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
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化的學習工程,每一個家庭教育問題的產生都是經過長時間積累而成,所以解決家庭教育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經過長時間的知識學習和經驗激勵。凡是急于求成的父母,最終的結果都是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