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如父——寫給哥哥的一封信
親愛的哥哥:
很少給你寫信,其實每次想你的時候總是有想給你寫一封信的沖動。雖說現在信息化時代讓我們雖不在一起也能經常電話視頻交流,但有些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對著你卻又說不出來,也許落在紙面上的交流能讓我們之間更坦誠,也更親切。這幾天借著單位讀書活動和“一封家書”的通知,讓我終于又有了給你寫這封信的動力。
哥哥,還記得上一次我們通信的時間嗎?那是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每天早出晚歸忙于一家人的生計,心里還一直牽掛著在外地上學的我。晚上抽出時間給我寫信,說完家里的事又再三叮囑我要照顧好自己安心讀書學習,匆匆收尾之際,一不小心把不再“啰嗦”誤寫成了不再“哆嗦”。那封信內容雖然簡短卻讓我反復看了很多遍,字里行間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你對全家人的關心。假期回家后,一次閑聊時又說起了你信里誤寫的“哆嗦”的事,你不好意思地撓著你那時還濃密黑亮的頭發,沖我只是嘿嘿一笑。對了,說起頭發,這兩年退休后你的頭發漸白還有些脫發便索性剃了光頭,我曾建議你用些生發劑再染染頭發,可你總用“懶得麻煩”來敷衍我。“懶得麻煩”是你對自己的事常用的口頭禪,但對于我們姐妹給你找的麻煩你從來都是全心全意沒有一次嫌過麻煩,我心里知道,你剃光頭其實是不肯為自己多花你認為不必要的錢,也不愿在母親面前讓她看到已基本滿頭白發的你。
親情 · 是一縷陽光
love is a ray of
哥哥,作為家里的老大你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很懂事。1974年咱們全家跟隨父親的工作從安徽遷到了青海,父親常年在野外做地質工作,他一人的工資不僅要負擔我們還要兼顧奶奶一家。母親性格要強,為了能讓家里經濟狀況稍寬松一些就自己出外打零工。單位后勤需要雇人打煤磚,母親知道了就趕緊報名;外面工地上需要人打土坯她也趕緊去參加,恨不得一個人能拆成幾個人用。你總是一放學就很積極地趕去工地幫母親干活,甚至體育之類的副課也全被你用在了幫母親干活的事上。我現在還能依稀記得,我和姐姐放學后給你們去送水時你灰頭土臉地用鐵锨和泥打土坯、蹲在地上認真地在“模子”上拍煤磚的樣子。母親是個急性子,為了能多干些活兒,經常起早貪黑還總嫌自己力氣太小;月底結算工錢比隔壁的王阿姨少時,她就唉聲嘆氣地說是因為隔壁王阿姨家里老大是女孩子,雖只比你大一歲但人家能夠幫媽媽把家里的活兒收拾得妥妥當當能直接頂個大人用,沒有后顧之憂的王阿姨在外就能安心多干活所以收入才多。你當時一聲沒吭但心里開始默默地學起了隔壁的王姐姐,慢慢地你炒菜做飯蒸饅頭都能學得有模有樣,晚上母親回家還能讓她吃上你做的熱騰騰的飯菜;周末你常帶著姐姐一起洗衣服,總是能早早地就把洗好的衣服床單搭滿院子,晚上你也時常能認真地督促我們姐妹學習、洗漱休息,真正地成了母親名副其實的小幫手。
感念·那些舊時光
哥哥,我還知道你從小就會自己找活做事來補貼家用。1979年格爾木東站剛通火車,那時你才12歲,就和小伙伴們相約步行四五里路去火車站賣幾分錢一杯的茶水;家里的小人書你總是認真地收藏并積攢下來然后學著別人擺小書攤的樣子去電影院門口擺攤租借;周末你經常幫母親推車賣雪糕冰棒,那些辛苦賺來的錢你一分也舍不得用就小心翼翼地交給了母親,有時還不忘請母親給我們姐妹買些好吃的桃酥和餅干;每每我拿著點心給小伙伴們分享時,居然從來都不知道你自己很少主動地去吃那些美味的糕點;后來母親告訴我時,我竟驚訝地無言以對。哥哥,又想起了我上初中時的一件事。那一年,我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暑假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你先是說服父親給我獎勵了一筆三十元的“巨款”,又帶我上街給我買了一雙坡跟的布鞋,那雙鞋樣式新穎也特別合腳,以至于我喜歡到體育課都不愿意去換運動鞋,最后鞋面很快被我穿破,我便央求母親幫我在鞋面上重新縫一層布再繼續穿,那雙鞋最后竟一直陪伴我到了初中畢業;現在想起那雙鞋留給我的還是滿滿的溫暖和感動。對了,還記得那筆錢么,我一直放著沒舍得花,后來學著你的樣子把錢悄悄地交給了母親。
哥哥,永遠難忘的是1989年4月23日。那一天,父親突發疾病離開了我們。父親走后,全家的重擔就落在了你的身上。為了全家人的生活,你在單位辦了停薪留職,自己出外打拼,從給別人打工到最后終于自己攢錢買了出租車。為了節省開支,你經常是邊開車邊自己學汽車修理。戈壁小城的冬天異常寒冷,車子長時間行駛很容易出現故障。每每需要修車的時候,母親放心不下總是暖好茶水陪著你。她看著你費勁地鉆到冰涼的車底下,看著你嘴里呼出的熱氣把眉毛睫毛結成霜雪,看著車油順著你的手臂流滿全身,再看著你終于滿臉油污一身疲憊地從車底下艱難地鉆出來......,看著看著她總會難過地轉身去擦眼淚。有時她會忍不住小聲跟你埋怨自己沒本事,把這一大家人的負擔都壓在了你身上讓你受盡了委屈,而你卻總是憨厚地一笑寬慰她說你還年輕吃這點苦受這點累不算什么。那個時候,家里生活雖然艱難,你卻常能想著法子讓家里時時充滿歡笑;只要有空,你總會到街上采買然后興致勃勃帶上全家出外郊游和野餐。我記憶里的小時候似乎很少有過艱辛,想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你在為我們遮風擋雨,才讓我們一直都能過著無憂幸福的生活。
哥哥,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姐妹漸漸都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但你仍像以前一樣在關心著我們的生活。現在的你雖說已經退休,但每每我們回娘家,你還總像個老小孩似的帶著孩子們一起玩耍;你還總像小時候一樣在廚房里忙前忙后,為我們端上一桌豐盛的飯菜,就連收拾碗筷洗鍋這事你也常是搶著全包不讓我們干。我常想也許在你的眼里,與我們姐妹之間不僅僅是一份兄妹之情,更多的還可能是父女之情。母親一提起你,臉上的皺紋總能—條條地舒展開來,跟我聊天經常的話就是:你哥說的。我知道現在的母親以你為豪,不僅是因為她有你這個孝順的兒子,更多的應該是這么多年來你一直都是全家最溫暖的依靠。
哥哥,每每想到你,總能讓我想到很多感動于心的事。雖說現在的我們不常在一起,但這么多年來的溫暖與陪伴,讓彼此的我們從來都沒有感到自己被孤單過。“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紙短情長,就先寫到這兒,不再“哆嗦”啦!
祝哥哥嫂子永遠健康快樂!
鑄夢一院
供稿單位|蘭州院
本期作者|高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