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性償債能力分析論文
1、企業安全性償債能力分析論文企業的安全性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在財務分析中體現企業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總是將企業的安全性和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聯系在一起,因為對企業安全性威脅最大的是“財務失敗”現象的發生,即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導致訴訟或破產。企業的安全性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財務負擔;二是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二者不可偏廢。如果僅僅滿足于能償還到期債務,企業還算不上安全。真正安全的企業應是在安排好到期財務負擔的同時,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和盈利。從根本上來講安全性要求企業必須具有某一時點上的債務償還能力即靜態性,而這個償還能力又是平時盈利以及現
2、金流入的積累即動態性。如果企業無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或盈利,很難想象它能長久生存而不出現危機。我國絕大多數教科書上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都有失偏頗,并且導致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教條式運用,得出的結論往往不正確。 一、我國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1.現有的償債能力分析是建立在清算基礎而非持續經營基礎上的。長期以來,對償債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對企業現有資產進行清盤變賣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且認為企業的債務應該由企業的資產作保障。比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資產負債率都是基于這樣的基礎來計算的。這種分析基礎看起來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并本符合企業將來的實際運行狀況、企業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將所有流動資產變現來償
3、還流動負債,也不可能將所有資產變現來償還企業所有債務。因此只能以持續經營為基礎而非清算基礎來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否則評價的結論只能是企業的清算償債能力。而正常持續經營的企業償還債務要依賴企業穩定的現金流入,所以償債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頗。 2償還債務資金來源渠道的單一化。償還負債的資金來源有多種渠道,可以以資產變現,可以是經營中產生的現金,還可以是新的短期融資資金。而后兩種償還渠道往往是企業在正常經營情況下常常采用的。現有的償債能力分析大多是以資產變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渠道,顯然不能正確衡量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這樣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必然會使企業視線狹窄,影響其決策的正
4、確性。 3現有的償債能力分析是一種靜態性的,而不是動態性的。只重視了一種靜態效果,而沒有充分重視在企業生產經營運轉過程中的償債能力;只重視了某一時點上的償債能力,而不重視達到這一時點之前積累的過程。 4現有的償債能力分析沒有將利息的支付與本金的償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于長期性的債務,本金數額巨大,到期一次還本,必須有一個利潤或現金流入積累的過程,否則企業必然會感到巨大的財務壓力。這樣一個積累過程沒有在財務分析中充分反映,必然導致企業產生錯誤的想法。 二、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 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除現在所使用的幾個比率外,還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經營活動中產生現金的能力 企業在經
5、營活動中產生現金的能力取決于企業銷售量大小及增長情況、成本開支比例及 變動情況、賒銷政策及資產管理效率等因素。外部壞境的變化及企業的適應能力是分析企業產生現金能力的關鍵。這方面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 1分析企業近幾年的現金流量表,觀察企業近幾年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充裕。重點分析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首先要分析基本的經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情況。如果一個企業一段時期從客戶處收到的現金大于它進行的各種經營活動的支出,那么,這個現金流量水平應保持相對穩定的正數。這個數字是企業維持正常經營活動的基本保證,長期出現負值是十分不正常的,經營活動將難以維持。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在不同的產品生命周期階段其現金流量的特征是不同的,現金流量的特征與產品生命周期特征是否相吻合是判斷現金流量適當性的關鍵。生產多種產品的企業,由于企業不同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可能相互交叉,故整個企業的現金流量應保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才是恰當的。其次,較多企業將一些現金流量投入到營運資本中,所以還要分析營運資本的投入是否恰當。企業在營運資本上的投入是與企業的有關政策相聯系的,如賒銷政策決定應收賬款的水平,支付政策決定應付賬款、預付費用的水平,預期銷售增長前景決定企業的庫存水平。所以應聯系企業自身的戰略、行業特征及相關政策來解釋企業在營運資本方面的投入是否合理。最后,我們還可以通過計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