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AI繪畫月入過萬”
另外,文心一格還提供周邊定制,生成作品之后可以選擇定制成手機殼、馬克杯、帆布包等。不過,只有通過審核的圖片才能定制相關周邊。
衍生的賺錢手段
激起更多圈內人爭論的,是已經有畫手借助AI繪畫賺錢了。
“一家劇院200塊錢獲得圖片的商業(yè)授權。”趙越告訴鞭牛士,自己半個月前用AI生成的“一個舞者在跳舞”的圖片授權給劇院做海報。
楊茜也因為AI繪畫接到了某化妝品品牌的商單。楊茜告訴鞭牛士,自己接觸AI繪畫平臺僅一個月時間,“9月中旬時候,我發(fā)布了第一個作品,到現在為止一共發(fā)了13個關于AI的作品,已經漲了500粉”。
不僅可以直接賣AI生成的圖片,還有博主會賣生成圖片的“關鍵詞”、賣AI繪畫內測平臺的“邀請碼”。“我還聽過有把圖片賣給國內的數藏平臺。”趙越告訴鞭牛士,目前AI繪畫已經衍生出多種賺錢手段。
另外,針對國外AI繪畫平臺操作門檻問題,閑魚上已經出現很多“代跑AI繪畫”的服務,,只需要提供你想要生成的圖片的關鍵詞,賣家就可以使用、 等海外軟件幫助你生成圖片,售價5-15元不等。
另外,還有售賣國外AI繪畫平臺教程的。任彤彤此前在抖音直播中買了199元的AI繪畫課程,商家提供海外AI繪畫平臺的使用教程和某壁紙下載公眾號的入駐通道,學員可以把自己生成的AI圖片放到公眾號中,供網友下載。
任彤彤告訴鞭牛士,商家每天會發(fā)布壁紙下載量的前二十名,“前幾名一般都有一千多的下載量,哪怕一次下載就兩三毛錢,一天也有兩三百”。
趙越一開始也只是好奇AI繪畫,后來在某平臺上充了50美金:“我當時就想著要不就把這個費用給賺回來,就自己寫了教程賣,平均一天就有四五單,一個月賺了一萬多。”
而趙越在寫AI繪畫的教程的時候,也發(fā)現有商家還在賣邀請碼(當時已經是開放版本不需要邀請碼了),一方面,心中的正義感油然而生。另外,當時網上的教程大部分還停留在AI繪畫平臺的內測階段,已經不適應現有階段了。
“買教程的人大部分是工作需要,一般都是畫師,還有一些游戲概念設計的。”趙越稱。
目前在做插畫設計相關工作的楊茜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在使用AI繪畫平臺之后,工作更高效了,“現在甲方給我一個主題,我可以同時給他生成七八張圖”。
除了圖片數量多,創(chuàng)作的速度也更快。“之前僅僅一個草圖的確認,可能都要花到三天的時間,現在一個小時就能搞定了。”楊茜稱。
AI繪畫甚至被用在游戲上,繪畫相關人士NO8D告訴鞭牛士:“很多文字向的游戲不需要花費高昂的金額請畫師配圖,直接找AI生成圖片就能用了,雖然AI配圖的水平不高,對于大眾審美卻是恰恰夠用的。”
“可以使用AI繪畫來尋找靈感。”游戲從業(yè)者嘻嘻表示,“比如我想要一個場景,我的腦子里只有模糊的概念,AI可以直接幫我畫出來,說不定哪一張就很符合。”
另外,還有人使用AI繪畫做服裝設計、珠寶設計、廚具設計、還有CG游戲角色等等,像服裝博主“ ”使用AI生成的概念圖作為設計參考,博主“小狐貍畢減索是AI玩家”使用AI做杯子設計,甚至已經有網友使用生成“小黃圖”……AI繪畫平臺被無限延伸。
“讓子彈飛”
任彤彤、趙越等,屬于主動接觸、使用AI繪畫的一派,但也有一部分人對AI繪畫持著警惕或抵觸的態(tài)度。
AI繪畫的飛速發(fā)展伴隨著許多爭議和問題。
首當其沖的,就是AI作品的版權爭議。AI繪畫平臺生成圖像的原理是學習大量圖文數據,抓取網絡公開的作品,生成的圖片與訓練的作品相似,所以有觀點認為訓練庫涉嫌抄襲和侵權。
近期,宣布平臺使用網站作為學習數據對AI進行訓練。消息一經發(fā)出引起諸多爭議,因為(..us)本身是一個二次元圖片堆圖網站,很多未經原作者許可的作品都被上傳,本身就存在侵權行為。
“AI根據圖庫生成的圖會再次被捕捉放到數據庫里,成為下一輪AI的土壤,到最后數據庫里可能都是AI的一代二代三代圖。”網友卡喲表示。而抓取圖片的行為,被很多網友認為是“侵權的侵權”。
林風也認為AI繪畫侵權:“初中的畫都被搬上去了(網站),肯定被喂給AI了。”
“AI就是名副其實的縫合怪”,部分網友認為,一些所謂的AI繪畫就是把不同元素的素材“縫合”在一起,拼成一副畫。
“我很喜歡的一個畫師就被抄了,AI出圖的畫風和我喜歡的那個畫師基本一樣。”林風解釋,“每個畫師都是有自己的畫風的,打光的方式啊、眼睛的形狀啊、顏色啊,一看就是一個人的作品。”
越來越多的畫師意識到自己被侵權,博主哆啦小熙發(fā)文稱:“別逮著我一個人抄啊……AI真不是讓你這么用的。”
但趙越則認為,這種使用方式不算侵權。“AI繪畫平臺實質上是一種喂養(yǎng)型機器人,它多了一個消化的過程,我們人學畫畫也是一開始先臨摹,學它的手法和配色,然后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
“(AI繪畫)道德上可能會有版權問題,商業(yè)上確實沒啥。”有網友認為,只要不直接把有侵權風險的AI作圖用于商業(yè)上。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AI繪畫的出現是藝術的消亡,會讓很多畫師失業(yè)。
目前,某繪圈約稿群里已經有甲方直接使用AI繪圖的案例,有群友調侃“群里誕生了第一位被AI搶飯吃的”。
“AI作畫的出現肯能會讓一部分人失業(yè),就像是照相機出現的時候很多寫實畫家失業(yè)了,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趙越表示。
不過,很多人表示“不是AI替代畫師,是使用AI畫畫的畫師替代不會使用AI畫畫的畫師”。
但由于AI并不能理解人體構造,AI繪畫平臺產出很多“多條胳膊腿同時存在”等不合常理的圖片。“說起來挺神奇的,這玩意有58億張圖的數據庫,竟然還不能有效的畫手部。”微博網友表示。
因為AI繪畫目前并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部分畫手也表示目前沒有危機感。
“我用了一下,感覺威脅不大。”林風表示。
吱吱也向鞭牛士表示:“剛開始會有新鮮勁兒,當你想要表達的主旨越精確,就越沒辦法滿足,一開始的視覺沖擊感也會逐漸被畫面的雜亂和無邏輯性消耗。”
“AI繪畫本身存在的問題還是繪畫中沒有思想。”跳馬盒子藝術工廠趙老師表示,“比如我們汽車設計這種行業(yè),本身在網上的資源比較少,又注重設計語言、設計思維架構和未來的預測,是AI繪畫無法企及的高度。”
NO8D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其實就目前AI的作畫水平,大家倒也不用過于驚慌。如果把AI的畫和游戲業(yè)內頂級的原畫相比較,AI完全是被降維打擊,高級原畫師的設計完成度、風格契合度、細節(jié)把控能力、想法以及畫質,都是目前AI所遠遠不能達到的。”
不過,AI的進步速度讓人恐懼。林風表示“兩個月前我看他(AI繪畫平臺)還是一坨翔,現在已經是一個中端畫師的水平了。”
對此,知名畫家黃光劍也曾發(fā)表自己的想法:“AI是一個機械化的智慧生命時,他才有可能像人類一樣,具有生命的創(chuàng)造力,才有可能完全替代人類畫師。”
AI繪畫會對畫師造成多大的影響,各方爭論不休,目前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結論。
“中低端畫師已經遭殃了,高端畫師能不能獨善其身呢?”NO8D表示,“我給不出肯定的回答,就暫且讓子彈多飛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