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大神寫的講話稿結尾!
同開頭一樣,結尾也是大有講究而不可隨意為之的。好的結尾如同一杯醇酒,能使人激動、振奮、留下美好的回味。但目前有些講話稿的結尾讓人實在不敢恭維,常見的毛病有:
雷同,寫來寫去都是那么幾句老話
如:“回顧過去,豪情滿懷;展望未來,任重道遠。讓我們在……領導下,在……指引下,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為……而奮斗!”話都很對,但除了這種寫法就沒有別的寫法了嗎?當然不是,問題在于有些同志不肯多動腦筋,把重復過多少次的句子隨便拿過來,應付式地為文章畫上個“句號”就算了。
拖泥帶水
本來沒有多少話可說了,硬要七拼八湊拉上一大段。如“剛才我講的三個問題,即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的問題、進一步加強領導的問題,是現實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上級要求我們認真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解放思想的問題,前面我說了,不解放思想,就不能沖破‘左’的思想的束縛,就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希望同志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一定要擺上重要位置,一定要……”如此絮叨不休,沒完沒了。
語言蒼白無力
平淡乏味,缺乏結束語應有的氣勢和力度。比如這樣的句子:“總之,反腐敗斗爭很重要,十分重要,非常重要,各級黨委要自覺抓,認真抓,反復抓,堅持不懈地抓,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闭Z言干巴巴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不僅沒有“沖”上高潮,反而給人以平淡乏力之感。
文不對題,節外生枝
比如會議內容明明是搞活地產品流通,最后也要拖上個大尾巴:“除了要大力搞活地產品流通以外,企業改革問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計劃生育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都要認真抓好,都要抓出成效。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為奪取兩個文明建設新勝利而努力奮斗!”這樣結尾就顯得龐雜,與會議內容不符,反而把主題沖淡了。
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看會議規模大小
每篇講話都要弄一個氣勢宏偉的結尾。如:“同志們,我們這次財稅改革座談會就要勝利結束了,希望大家繼續努力,銳意創新,把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這種結尾用在人數較多、場面較大的會議上還差不多,而所謂座談會,一般是幾十個人參加的小型會議,在結尾處如此吊起嗓門高呼口號,未免顯得有點裝腔作勢了。
講話稿結尾還有其他一些常見的毛病,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那么,怎樣的結尾才是好的結尾呢?
概括地講,就是要達到“自然、緊湊、凝煉、精彩、新穎”10個字的要求。所謂自然,就是在語氣上要與整篇講話前后呼應,一氣呵成;所謂緊湊,就是要緊扣會議主題,與前面講的內容相一致;所謂凝煉,就是語句要簡短有力,篇幅不宜太長;所謂精彩,就是句子要精美,要有一定的氣勢和節奏感,念起來富有號召力和感染力,以便把整篇講話推向高潮;所謂新穎,就是不同內容、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會議講話要有不同的結尾方法,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句式和不同提法給人以新感覺。
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結尾方法:
結論式結尾
即根據前面所講的內容進行概括和升華,以結論的語氣加重內容的分量,以求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這樣的句子:“總之,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加快發展;不改革,就無法擺脫困境,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我們一定要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決心和更有效的措施推進改革大業,掀起新一輪以改革促發展的熱潮?!?/p>
號召式結尾
即以召喚的口吻提出要求,希望聽眾呼應,共同行動。如:“各級干部積極行動起來,搶抓機遇,扎實苦干,為加快發展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鼓動式結尾
這和號召式結尾有點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以表達某種信念和決心來激發人們內在的動力。如毛澤東同志《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一文的結尾:
“我們正在前進。
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
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全中國六萬萬人團結起來,為我們的共同事業而努力奮斗!
我們的偉大祖國萬歲!”
這詩一般的句子,帶著昂揚的情懷、鏗鏘的節奏,使人感受到一種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激奮起來。
肯定式結尾
這種方法常用于提示人們看到有利條件,增強必勝信心。如“雖然國有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困難、扭虧增盈任務艱巨,但只要我們加大改革力度,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帶領干部職工扎實苦干,就一定能開創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提問式結尾
這里雖然用的是問句,但不是疑問,也不需要回答,而是一種肯定式的提問。如:“黨把我們放在如此重要的崗位上,人民群眾對我們寄予如此深切的期望,我們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拋棄,還有什么理由不奮發努力呢?”這種句式有時比正面號召更有力度,更發人深思。
平實式結尾
即話到完時自然收尾。如:“我就講以上幾個問題,請同志們認真研究,抓好這次會議精神的落實?!边€有一些研討會、座談會上的講話也用這種方法,而且還帶有謙虛、商量的口吻,如:“我上面講的幾點意見不一定對,供大家參考?!币驗檫@類會議不是布置任務而是探討問題,與會者可以各抒己見,領導者出面講話雖然也帶有指導性質,但不宜用命令口吻,這樣聽眾會覺得更好接受一些。
這里順便講一講結尾段的遣詞造句問題。既是結尾,它的句子與開頭和主體部分應當有所不同,特別是一些大型會議如黨代會、人代會、動員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結尾,領導者一般都會加重語氣,提高聲調,就像指揮千軍萬馬發起沖鋒,這時的句子就要與之相適應,否則就達不到這種效果。這就要求在遣詞造句上要認真斟酌。
一要富有動感。如“開拓”、“前進”、“奮斗”、“拼搏”等,以使句子生動起來并具有形象性。
二要用肯定語氣,以增強語言的力度。如“務必”、“堅決”、“一定”、“只要……就”等,表示某項工作非做好不可,不能有絲毫的懷疑和猶豫。
三要講究意蘊,即具有啟迪性和說服力。如“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用比喻手法向人們展示光明的前景;“差距也是一種潛力,競爭也是一種機遇”,用哲理式語言給人們以啟迪;“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用結論式語言增強人們克難制勝的信心。
四要有節奏感,即句子念起來鏗鏘有力?;蛴门疟染?,如“我們一定要強化公仆意識,以造福人民為己任;一定要廉潔自律,維護黨的崇高形象;一定要弘揚實干精神,為人民多辦好事、實事”;或用短句,如:“希望同志們急起來,動起來,干起來,團結拼搏,再立新功!”或長短句結合,如:“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克難攻堅,就一定能奪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勝利!”前邊四個短句音節相同,就像一支雄壯的隊伍在奮勇挺進,步伐整齊,鏗然有聲,勢不可當,后邊的長句則如穿越關山、登臨高峰,號召力和感染力溢于言表。
在這里,最后一句收尾處如何用詞也值得講究,有用3個字的,如“實現……新突破”;有用4個字的,如“為……努力奮斗”;有時也在后邊再分別加上相同音節,以加強句子的氣勢和力度,變為“實現……新突破、新跨越”、“為……而努力奮斗、再創輝煌”。這說明音節的合理搭配是很重要的。
結語
結尾,是指講話稿的結束語,其任務是托負全篇。好的結尾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讓聽眾余興未盡,回味無窮,鼓舞斗志,振奮精神。無論你采用哪種方法結尾,都必須做到簡短有力,干凈利落,切忌拖泥帶水,畫蛇添足,或者草草收兵,軟弱無力。